【合肥日报】从“一片林子”到“一座园子”
文章作者:印象滨湖旅投 文章来源:合肥印象滨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23-01-26 浏览次数:3218
“野鸡开会、鸭子摆队、松鼠遛弯,兔子乱窜。”这是方彪经常会挂在嘴边的一段俚语。
初四一早7点不到,身着黑色羽绒服的方彪准时出现在了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的林间小道上。早上气温偏寒,晨雾在林间缓缓流动,一抹阳光散落在林间,洒在树梢和草地,回荡起一阵清新的草木清香。
几只不知名的鸟儿并排站在河边的树枝上“练嗓子”,看到这一幕,方彪露出了幸福的笑容。“虽然到了冬天,松鼠、兔子回窝里休息了,但公园里一腾笼成了鸟儿的世界。野鸭、白鹭、红嘴鸥都纷纷选择来这儿过冬。”
方彪是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的责任林长,也是有着十多年“工龄”的“护林员”。平日里只要无事,他就回来公园里“转悠”,哪棵树可能有病虫害,地上有垃圾了,哪里有未清理干净的垃圾,只要被他看见,都会被尽数处理。他见证了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的“奇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片退耕还林的人工林、杨树林,17个月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是全国绝无仅有的案例。
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所在地,早期因百姓筑圩防水、围湖造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2012年,方彪初来这里工作时,这里只是一片退耕还林的杨树林。
眼前的土地上,单一杨树品种占据全园超过95%的面积,远远不符合国家级的标准。方彪和他的团队采取了最笨的办法。“每天把办公地点搬到工作一线,花时间、花精力,慢慢磨。”
方彪身体力行,对杨树林进行实地走访观察,根据地形、水系、原有道路的实际情况,邀请专业团队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打造荷塘落玉、四水归堂、有巢树屋等景观,增加园区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对园区进行林相改造,增加园区的物种多样性,改变单一的“杨树林”状态;坚持“人民公园政府建,建了公园为人民”的经营理念,园区承诺永久免费向市民游客开放。
33天内,方彪和其团队就完成微地形改造900余亩,栽植各类杉树5.3万余株。目前,红杉林的栽植规模达12万株。去年十月,这里俨然成为了鸟类嬉戏的天堂,摄影爱好者的圣地。璀璨的橘红身影倒映在湖畔流域,壮观的红杉林渲染着合肥的秋天。
如今,滨湖森林公园“破茧成蝶”,成为全国首个退耕还林并经生态修复建成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原先名不见经传的一片杨树林,先后囊获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十个“国字号”荣誉,成为合肥市乃至安徽省最美的旅游形象窗口之一。
“做自己喜欢的事,再辛苦也是快乐的”。方彪说, “今年,我们要继续守好这片林、这片水,希望通过它能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野鸡开会、鸭子摆队、松鼠遛弯,兔子乱窜。”这是方彪经常会挂在嘴边的一段俚语。
初四一早7点不到,身着黑色羽绒服的方彪准时出现在了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的林间小道上。早上气温偏寒,晨雾在林间缓缓流动,一抹阳光散落在林间,洒在树梢和草地,回荡起一阵清新的草木清香。
几只不知名的鸟儿并排站在河边的树枝上“练嗓子”,看到这一幕,方彪露出了幸福的笑容。“虽然到了冬天,松鼠、兔子回窝里休息了,但公园里一腾笼成了鸟儿的世界。野鸭、白鹭、红嘴鸥都纷纷选择来这儿过冬。”
方彪是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的责任林长,也是有着十多年“工龄”的“护林员”。平日里只要无事,他就回来公园里“转悠”,哪棵树可能有病虫害,地上有垃圾了,哪里有未清理干净的垃圾,只要被他看见,都会被尽数处理。他见证了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的“奇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片退耕还林的人工林、杨树林,17个月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是全国绝无仅有的案例。
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所在地,早期因百姓筑圩防水、围湖造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2012年,方彪初来这里工作时,这里只是一片退耕还林的杨树林。
眼前的土地上,单一杨树品种占据全园超过95%的面积,远远不符合国家级的标准。方彪和他的团队采取了最笨的办法。“每天把办公地点搬到工作一线,花时间、花精力,慢慢磨。”
方彪身体力行,对杨树林进行实地走访观察,根据地形、水系、原有道路的实际情况,邀请专业团队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打造荷塘落玉、四水归堂、有巢树屋等景观,增加园区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对园区进行林相改造,增加园区的物种多样性,改变单一的“杨树林”状态;坚持“人民公园政府建,建了公园为人民”的经营理念,园区承诺永久免费向市民游客开放。
33天内,方彪和其团队就完成微地形改造900余亩,栽植各类杉树5.3万余株。目前,红杉林的栽植规模达12万株。去年十月,这里俨然成为了鸟类嬉戏的天堂,摄影爱好者的圣地。璀璨的橘红身影倒映在湖畔流域,壮观的红杉林渲染着合肥的秋天。
如今,滨湖森林公园“破茧成蝶”,成为全国首个退耕还林并经生态修复建成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原先名不见经传的一片杨树林,先后囊获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十个“国字号”荣誉,成为合肥市乃至安徽省最美的旅游形象窗口之一。
“做自己喜欢的事,再辛苦也是快乐的”。方彪说, “今年,我们要继续守好这片林、这片水,希望通过它能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