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景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
4A级国家风景区
景区介绍


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合肥滨湖新区东南,距滨湖核心区和安徽省政务中心仅5km,东至南肥河-泄洪道、西至圩西河-小张圩圩堤-上张圩圩堤、南至环湖大道、北至圩新路,公园占地总面积1100.30公顷。2012年10月1日,公园一期开园。2013年5月1日,公园二期正式开放。2013年底全票通过国家林业局专家组评审并于2014年4月进行揭牌,正式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16年2月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置身于静谧的天然森林氧吧,感受着古老的有巢文化,欣赏着独具特色的人造森林景致,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是您休闲观光、康养、研学的绝佳旅游胜地。


一、基本概况

1、建设历程

三市分巢后,2012年8月,合肥市包河区举全区之力建设公园,奋力打造环巢湖绿色明珠。2012年10月1日,公园一期开园。2013年5月1日,公园二期正式开放。2013年底全票通过国家林业局专家组评审。2014年4月进行揭牌仪式,正式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16年2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资源特色

公园是合肥市区面积最大的森林,有植物达28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水杉、珙桐、银杏等3种,二级保护植物有鹅掌楸、喜树等7种,形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系统。公园的湖水、湿地是鸟类的天堂,有鹭、红嘴鸥、翠鸟等三十余种保护鸟类,在野生动物中,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6种。经过专业机构检测,园区负氧离子含量为2500-3000个左右/立方厘米,达到国家最高标准6级疗养水平。目前,公园已建成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2大主题游览区,山水庐州、鹊桥相会、四水归堂等18大景观,玉兰台和迎春台2大观景平台。城、湖、岛、山、河、桥、路、林八种景观在此交相辉映,是环巢湖旅游的“绿色明珠”。

3、水系情况

公园内有南淝河、十五里河、甲子河、圩西河、焦姥河等河流5条,总长约12.8km,有沟渠75条,总长119.5km。天然的水网条件与公园的森林环境相结合,形成了“多廊多带多点、林水交融一体”的多层次、多功能的森林生态网络结构体系,呈现“水清林美、鸟语花香”的景观效果。这样独特的生态资源在安徽省内难得一见,在中部省会城市中独一无二。

4、园区水体净化处理情况

公园建有南淝河旁路多级人工水质净化系统,主体工程于2013年4月22日完成,自4月23日起开始试运行。整个工程集多种污水处理技术于一体,包括五级处理单元:沉砂池、混凝沉淀系统、氧化塘系统、潜流湿地系统和表面流湿地系统。每天调入20000吨水质为V类或劣V类的南淝河河水,通过多级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净化作用,去除所调入河水中氮、磷和有机质,使改善后的水质达到地表水IV类,其中某些水质指标已经达到地表水III类,满足森林公园景观生态补水需求(实际日处理16000吨南淝河水),形成了水清林美的森林生态系统。

5、主要荣誉

(1)公园还开创了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历史上“三个特色”:一是特有创意,将一片退耕还林的人工杨树林通过生态修复打造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二是特有速度,公园从启动建设到申报成功国家级森林公园仅用17个月的时间;三是特具标杆。园区建设经验、创新管理等先进理念受到国家林业总局高度肯定并向全国推广。

(2)历经10时间发展,公司旗下现怀拥两座国家级公园(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安徽巢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负责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安徽创新馆的外围一体化综合管理,经管四个城市公园(塘西河公园、紫云山公园、中山公园、方兴湖公园),成立两家全资子公司(合肥正原研体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巢源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打造一处水上基地(滨湖明珠码头),荣膺多个国字号头衔(先后荣获国家级森林公园、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水利风景区、AAAA 国家级旅游景区 、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森林体验国家重点建设基地、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全国自然教育精品基地、全国林草科普基地、国家级湿地公园等10 个国字号荣誉),同时还监管环巢湖包河段70平方公里水面蓝藻。景区管理质量、旅游服务水平业内领先,旗下景区业已成为合肥的旅游名片,安徽的形象窗口,人民的后花园。

二、建设经验

公园所在地自古水草丰茂。自清朝以来,百姓筑圩防水、围湖造田,导致生态环境日渐破坏。2002年包河区大力实施退耕还林,万亩林区悄然形成。2012年8月,包河区积极响应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将公园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号工程,作为惠及全市人民的民生工程,打造绿色文明回馈民众。

一是突出生态自然,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坚持把“自然、生态、野趣”理念,摆在首要位置,贯穿到公园建设全过程。大力实施丰富植被、恢复湿地等生态修复工程。高度重视改善林种单一问题,先后实施彩林叠翠、林下植被、樱花谷、百花园—百草园、动物投放等生物多样化工程,动植物种类不断增加丰富。保持公园原有水系形态、保护原生植物,尽量减少施工面积和人工雕琢痕迹;对原有灌溉渠等人工设施,采用木桩护坡、去直成弯等“去人工化”措施,恢复自然河流形态。确需建设的配套设施,尽量采取环保材料和生态措施,生态公厕全部配套污水处理系统,实现达标排放、综合利用的目标。林区内服务驿站全部建成生态木屋,游步道采用生态路面和木栈道。坚持“保护利用和适度旅游开发”,大型配套、餐饮、停车服务等项目全部布局在林区之外,严控体量和外观,使其与生态环境相适应。例如主入口有巢游客服务中心采取绿色覆土建筑形式。

二是坚持规划先行,始终保持品质特色。谋定后动,先后引进北京笛东、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上海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城乡规划院、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省城建设计研究院、合肥植物园等10多家专业设计团队,参与总体规划以及景观设计、林下植被、林相改造、活水净水、旅游策划、建筑设计等专项规划设计。坚持规划引领、分期实施,以“五一”和“十一”两个重要节假日旅游为节点,循环推出旅游新项目,确保“世界眼光、国内一流”品质。学习国内先进案例,结合实际转化运用,“站在巨人肩膀上”超越。比如,借鉴广州、增城等地经验,建成安徽首个三级绿道体系和三级驿站体系,成为安徽省绿道体系的示范区。三级绿道总长度110km,一级绿道23km,二级绿道37km,三级绿道50km,组成完整的内部交通网络。以绿道布局为主线,设计形成三级生态驿站(服务)体系,一级驿站1个为有巢接待中心,服务全员,提供餐饮、游客服务、旅游商品及设备用房;二级驿站5个,分别为翠隐洞天、茗舍听风、小火车站房、巢皇桥自行车处及百花园百草园,科学考虑游客游览及生理功能需要,提供讲解、休憩、茶水、小吃、公厕等服务;三级驿站13个,分布在林中各处,配有休息平台及自行车调度点,所有驿站无缝对接,服务范围覆盖全园。游客可以凭着“绿道一卡通”,畅游三级绿道,享受驿站贴心服务。

三是秉持公益为本,着力打造惠民工程。经包河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研究决定,公园永久免费对外开放。自2012年开园至今共接待游客量约3000万人次,政务团体接待3000余批次。据东南大学与市城调队联合调查,游客对公园的综合满意度达到91.54%。公园创新经营模式,百花园—百草园、汽车影院、森林小火车等项目采取市场化运营,开发巢屋咖啡等一批特色旅游产品,提供观光电动车、自行车、游船等有偿服务,在满足游客多样需求的同时,逐步实现投入与产出的平衡,并最终打造成旅游产业的新王牌。

四是注重综合施策,持续强化体制保障。在公园建设上,坚持重生态、大投入、高标准,管养一体。重生态,以生态自然为最高宗旨,以生态修复为终极目标。公园“三分建、七分养”,为做好养管工作,公司从长远利益出发,专门成立一支专业化的工程养护队伍,负责项目施工建设、后期维护等方面,省去外包环节,有力降低企业成本。同时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公园保洁、保安采取定员定岗,责任包干,负责片区的卫生清洁、治安工作,树立了平安景区、卫生景区的品牌形象。

景区图集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环湖大道1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