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栏目

媒体报道

【万家热线】巢湖岸边打响蓝藻防控战 今年呈现“三高”的特点

文章作者:印象滨湖旅投 文章来源:合肥印象滨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20-08-20 浏览次数:2262

渡江战役纪念馆附近的巢湖岸边,几台曝气船在水面不停歇地掀起水花,阻止蓝藻聚集;岸边,每小时能处理360平方藻水的高压移动控藻泵正在轰隆隆作业;不远处,打捞工人黑黝黝的双手抬起一堆堆的垃圾混合物集中倾倒……昨日,在35℃+的高温下,蓝藻防控战继续在汗水中进行。

现场:打捞人员全身衣服湿透

“早上6:30上班,干到傍晚6:00左右,全身衣服是湿了干,干了湿,已经顾不上了。”今年64岁的刘根志黝黑的脸上浸满汗水,他不时地撩起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一把,以免汗水遮住眼睛。他告诉记者,自己是印象滨湖公司打捞队的一员,自8月2日以来,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巢湖岸边打捞混合了蓝藻、水草、芦苇等漂浮物,防止它们聚集在一起腐烂发出臭味。

“刚来的时候,湖岸向水面延伸50米处都聚集了大量漂浮物,现在你看,基本没有了吧。”他脸上洋溢着丝丝自豪,“味道也好多了,虽然酷暑难熬,但我们干着有劲。”

据介绍,包河区每天有上千人在高温下现场作业。截至目前,累计组织沿线打捞人员27000余人次。

形势:今年蓝藻防控战面临“三高”特点

“今年,我区巢湖蓝藻打捞处置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呈现‘三高’的特点。”烈日下,戴着草帽的包河区委书记葛锐后背已经湿透,他在现场告诉记者,一是高难度,由于巢湖水位大幅上涨,挡藻围堰、捞藻平台、输藻管道等淹没、受损,严重影响了打捞处置工作开展。同时,随着水面扩大,大量蓝藻被冲进湖岸灌木丛,进一步增加了打捞难度。二是高密度,由于连续多天高温,引发蓝藻出现爆发态势。加之东南季风影响,基本上整个巢湖蓝藻,都集聚到了北岸。三是高强度,一边是“必须万无一失”的防汛,一边是容不得丝毫懈怠的蓝藻防控,“双线作战”带来巨大压力和考验。

对此,自7月31日起,包河区就以战时状态全面打响蓝藻防控战、歼灭战。包河区建立了环湖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带班“走湖”制度,人员不间断“巡湖”,对藻情动态实时掌握。同时,设立马家渡东、森林公园、十五里河、塘西河、万年埠、丙子河、派河等7大防控片区,布设9个气味监测点,根据爆发程度、气味检测数据,第一时间报送信息。

举措:新办法、老办法、洋办法、土办法齐上阵

除了打捞,防控战还有啥新打法?现场,包河区环巢湖蓝藻应急治理指挥部副指挥长方彪,脚穿一双不透气胶靴走了过来,他说,现在每天日行二三万步是“标配”,穿胶鞋出行可方便走沼泽、河滩等地。“现在是新办法、老办法、洋办法、土办法齐上阵,只要效果好的都是好办法。”

“你看,这台高压移动控藻泵通过物理方法将藻壁破碎,让蓝藻不会繁殖,不会聚集,也就不会腐烂变味。效果不错。每小时能处理360平方藻水。”

他介绍,目前除了人工以外,还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蓝藻防控的科学技术、平台设备,提高蓝藻打捞处置能力。近期以来,先后从太湖、滇池、洱海等地,调运多台加压控藻船、藻水分离船等设备设施,通过拉网、水枪、吸藻等方式开展作业。依托塘西河、派河两座藻水分离港,投入“龙卷风”吸藻泵20台,采用抽吸的方式加大打捞处置力度。

截至目前,包河区累计出动使用打捞船、挖泥船、大小型挖掘机、工程车辆等打捞机械约3000台次,汽油泵830台,清运垃圾12189吨,清理打捞蓝藻125103立方米,外运藻泥3698吨。

另外,还得到了众多外援。如合肥消防支队每天有5条船、20个人现场支援包河区蓝藻打捞工作。

方彪告诉记者,高温还将持续,而28-36℃的温度是最适合蓝藻繁殖的,所以,他们也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渡江战役纪念馆附近的巢湖岸边,几台曝气船在水面不停歇地掀起水花,阻止蓝藻聚集;岸边,每小时能处理360平方藻水的高压移动控藻泵正在轰隆隆作业;不远处,打捞工人黑黝黝的双手抬起一堆堆的垃圾混合物集中倾倒……昨日,在35℃+的高温下,蓝藻防控战继续在汗水中进行。

现场:打捞人员全身衣服湿透

“早上6:30上班,干到傍晚6:00左右,全身衣服是湿了干,干了湿,已经顾不上了。”今年64岁的刘根志黝黑的脸上浸满汗水,他不时地撩起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一把,以免汗水遮住眼睛。他告诉记者,自己是印象滨湖公司打捞队的一员,自8月2日以来,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巢湖岸边打捞混合了蓝藻、水草、芦苇等漂浮物,防止它们聚集在一起腐烂发出臭味。

“刚来的时候,湖岸向水面延伸50米处都聚集了大量漂浮物,现在你看,基本没有了吧。”他脸上洋溢着丝丝自豪,“味道也好多了,虽然酷暑难熬,但我们干着有劲。”

据介绍,包河区每天有上千人在高温下现场作业。截至目前,累计组织沿线打捞人员27000余人次。

形势:今年蓝藻防控战面临“三高”特点

“今年,我区巢湖蓝藻打捞处置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呈现‘三高’的特点。”烈日下,戴着草帽的包河区委书记葛锐后背已经湿透,他在现场告诉记者,一是高难度,由于巢湖水位大幅上涨,挡藻围堰、捞藻平台、输藻管道等淹没、受损,严重影响了打捞处置工作开展。同时,随着水面扩大,大量蓝藻被冲进湖岸灌木丛,进一步增加了打捞难度。二是高密度,由于连续多天高温,引发蓝藻出现爆发态势。加之东南季风影响,基本上整个巢湖蓝藻,都集聚到了北岸。三是高强度,一边是“必须万无一失”的防汛,一边是容不得丝毫懈怠的蓝藻防控,“双线作战”带来巨大压力和考验。

对此,自7月31日起,包河区就以战时状态全面打响蓝藻防控战、歼灭战。包河区建立了环湖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带班“走湖”制度,人员不间断“巡湖”,对藻情动态实时掌握。同时,设立马家渡东、森林公园、十五里河、塘西河、万年埠、丙子河、派河等7大防控片区,布设9个气味监测点,根据爆发程度、气味检测数据,第一时间报送信息。

举措:新办法、老办法、洋办法、土办法齐上阵

除了打捞,防控战还有啥新打法?现场,包河区环巢湖蓝藻应急治理指挥部副指挥长方彪,脚穿一双不透气胶靴走了过来,他说,现在每天日行二三万步是“标配”,穿胶鞋出行可方便走沼泽、河滩等地。“现在是新办法、老办法、洋办法、土办法齐上阵,只要效果好的都是好办法。”

“你看,这台高压移动控藻泵通过物理方法将藻壁破碎,让蓝藻不会繁殖,不会聚集,也就不会腐烂变味。效果不错。每小时能处理360平方藻水。”

他介绍,目前除了人工以外,还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蓝藻防控的科学技术、平台设备,提高蓝藻打捞处置能力。近期以来,先后从太湖、滇池、洱海等地,调运多台加压控藻船、藻水分离船等设备设施,通过拉网、水枪、吸藻等方式开展作业。依托塘西河、派河两座藻水分离港,投入“龙卷风”吸藻泵20台,采用抽吸的方式加大打捞处置力度。

截至目前,包河区累计出动使用打捞船、挖泥船、大小型挖掘机、工程车辆等打捞机械约3000台次,汽油泵830台,清运垃圾12189吨,清理打捞蓝藻125103立方米,外运藻泥3698吨。

另外,还得到了众多外援。如合肥消防支队每天有5条船、20个人现场支援包河区蓝藻打捞工作。

方彪告诉记者,高温还将持续,而28-36℃的温度是最适合蓝藻繁殖的,所以,他们也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关闭